日本種植葡萄的歷史約有一千多年,而正式效仿西方量產葡萄酒要從1868年開始談起,當時新建的明治政府鼓勵民間釀造葡萄酒,作為日本現代化的重要產業之一。政府雖然同時開放食用肉類,試圖改變人民的飲食習慣,但大眾對於葡萄酒的接受度仍舊相當緩慢。長達80年的時間,大眾習慣的葡萄酒口味是波特風格的濃甜加烈酒(最大生產者為Suntory)。直到1960年代,隨著全球化各國貿易開放,日幣升值,人們才開始真正將進口的葡萄酒融入他們的飲食生活。由於日本大多地區和天候,並不適合釀酒葡萄的生長,因此本地的葡萄酒超過80%的都以進口的葡萄汁釀造,20%左右是採用在地葡萄,而後者才能被真正稱為日本葡萄酒,在日本國內的市占率僅有3~4%左右。
直至2019年,全日本約有331家葡萄酒酒莊,其中釀酒歷史最悠久的山梨縣(Yamanashi)就佔了85家。山梨縣南有富士山(3776m),西邊以南阿爾卑斯山(3000m),北方是八ヶ岳連峰(Yatsugatake mountain)(2900m)以及奥秩父山塊(Chichibu Mountain),四山圍繞形成的平原地區稱為甲府盆地(Kofu Basin),古時稱為甲斐(Kai),如今稱為甲州(Koshu)。甲府平地因為山岳屏障,而免受從西南上來的颱風侵襲,因此當地的氣候相對降雨量少、日照長,有利於葡萄生長。許多源自山上的小溪匯流成兩條主要的河流,富士川和笛吹川,形成沖積扇,土壤主要是花崗岩與安石岩的沉積石和礫石。這種排水性良好的土質不適於稻米種植,但對於果樹和葡萄卻相當完美,山梨縣自然成為日本釀造葡萄酒的發祥地。1877年,在明治政府鼓勵下,大和山梨縣葡萄酒公司成立,沒多久就派遣兩位年輕人---高野正誠和土屋龍獻---到特魯瓦與法國其他地區學習。
山梨縣大致上可分三個釀酒產區:勝沼(Katsynuma 包含鹽山Enzan)、笛吹(Fuefuki 以甲府市Kofu為中心)、韮崎‧北杜(Hokuto Nirasaki 包含甲斐市),其中勝沼是山梨縣的釀酒中心,位於緩坡上,土壤排水良好,適合葡萄種植,有些葡萄園位於勝沼東部陡峭的山坡上,高度達600公尺,其中以生產優質葡萄為名的就是鳥居平畑(Toriibira)、菱山畑(Hishiyama)、城平畑(Jyonohira),酒標上通常會特別標示這些地塊。位於勝沼西邊的笛吹地域相對來說較為平坦,土質以來自笛吹川帶來的礫石為主。韮崎‧北杜則是較晚發展的釀酒產區,它的海拔相對較高,東南坡而日照常,加上土壤排水性佳。近期由於氣候變遷,使得此區快速發展,未來可期性相當高。
甲州 - Koshu
根據DNA檢測原為歐洲種葡萄,西元2世紀時由絲路傳入中國,再傳到日本,百年來與野生葡萄混種,已經適應日本的潮濕氣候,甲州皮帶粉紅,釀成輕盈帶禪意的干白、甜白與氣泡酒。2010年時通過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(OIV)審查,註冊成為釀酒品種。
麝香貝利A - Muscat Bailey A
以來自德國或英國的Muscat Hamburg與美國的Bailey葡萄繁衍而成,皮厚而抗黴,適合日本潮濕氣候,酸度與單寧柔和,帶有Muscat族系葡萄的香甜氣韻。2013年時通過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(OIV)審查,註冊成為釀酒品種。